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培训研究

谈普通话训练中的方言定势问题

培训研究 2019-08-17 21:43:38 普通话培训

  我们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应试者,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成绩长期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多次测试总不能有效地得到突破。他们总感觉到自己很委屈,明明自己能用“普通话”流利地交际,普通话水平应该是不错的,为什么自己测试总达不到应得的等级呢?一部分人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有的人则抱怨测试员不负责任压低了自己的分,有人甚至到处投诉。在测试培训中,我也接触到的不少参加普通话培训、应试人员,他们中有的人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沾沾自喜,盲目自信,明明是一口典型的方言普通话,却非要说自己的普通话很不错,对测试似乎很有把握,可是测试下来连二乙都达不到。第一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往往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估计过高。笔者作过这样的统计:广州大学中文系某班,全班51人,第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仅11人达到二甲水平,占21.5%,21人达到二乙水平,占41.2%,其余为三甲水平,占37.3% 。理科某班,全班48人,第一次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乙(包括个别二甲)的18人,占37.5%,其余均为三甲,占62.5% 。不少班级一直测到毕业也还有百分之十几的人达不到二乙水平。在职教师的情况就更不容乐观。笔者于2003年12月对某场测试做过一个统计,应试人为广州某区小学教师,全天测试30人,17人三甲,12人三乙,一人不上等级。广州市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经过这几年的培训和测试,不少教师先后达到了相应的等级,但也还有一些教师虽然经过反复培训,反复测试,还是未能达到应达到的等级。据说有人参加了多达8次的测试依然没能达到二乙水平。

  作为教师,最少也受过中等教育,国家从1958年开始推广普通话,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受过拼音教育的。为什么有的人在学习普通话上会如此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方言定势问题。

  据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卡洛尔研究,人在1——13岁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人一生下来就会从父母或周围环境中自然学会一种语言,称之为第一语言,或者称为方言母语。这种语言一旦习得就会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你的脑海中,除非你在13岁以前离开你的第一语言环境。在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里,为了广泛交际的需要,还会有一种共同语,又称作人的第二语言。当然为了和外国人交往的需要,有的人还会学习第三种语言——外语。第一语言是我们从小就自然习得的,也是使用最多的语言。第二语言是后天从学校或者广播、电视中习得的。两种语言共同使用。在一个方言的环境中,第一语言经常使用,第二语言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方言和共同语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不一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方言舌位的定型化,在说第二语言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使用方言的舌位,表现为普通话中带有明显的方言色彩,被大家称之为方言普通话。而且,大家都使用这种方言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彼此形成了共识,认为这就是“普通话”。甚至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影响与另一方言区的人彼此交流,方言定势就在这样氛围中形成了。这就是在普通话训练中出现的越是常用字越难以纠正的原因,比如:“是”、“事”、“说”、“这”等翘舌音字,是口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许多人往往习惯成自然地念为平舌音,而一些不常用的翘舌音字反而不会错。这就是习惯成自然的方言定势问题,这一语言定势一旦形成,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往往就会盲目自信,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徘徊在一定的水平难以突破的原因。

  如何才能打破方言定势,有效地提高普通话培训、测试效率,大面积提高应试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起。

  一、克服方言优越感,增强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紧迫性的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方,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广东成为投资、发财、打工的热土。会粤语成为了谋生的手段,粤语培训班在各地风起云涌,粤方言成为了一种强势方言。再加上港、澳、台的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对内地的影响,在语言生活中形成了“粤语北上”的现象,一些粤语词汇在全国广泛流行起来。诸如:“买单”、“炒鱿鱼”、“拍拖”、“生猛”等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对这个现象有人视为是对语言的污染。我个人认为方言和普通话同属于汉语,他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相反方言为普通话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许多方言词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也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普通话生命力的源泉。但是,方言毕竟是某一地域内的流行语言,再强势的方言也不能拒绝共同语的推行。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在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里,没有一个通用的语言会严重地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和谐和发展。方言是一定地域内的生活语言,普通话是超方言的文化语言,说好普通话是一个人良好的文化素质的体现之一。尤其是教育工作者,语言是本职业的劳动工具,作为职业语言,说好普通话更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17/1432.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