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测试研究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语音正误和缺陷

测试研究 2019-08-17 21:38:36 普通话测试员

  二

  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基本上还是依赖于测试员的主观判断。为了提高测试信度,除了不断提高测试员的测评能力和综合素质之外,对普通话语音成分作出科学的分析显得尤其重要。

  一般而言,辅音(声母)的对立性要远远高于元音。这种差异首先在于辅音的声学特征比元音复杂得多。每一个辅音都由许多声学特征组成,组成的模式不但多样化,而且不大稳定。而元音音色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共振峰的频率不同,其中F1和F2最为重要,分别与发音时舌位的高低(F1)、前后、嘴唇的圆展(F2)相关,这两个共振峰的频率基本上可以决定一个元音的音色。(林焘、王理嘉1992)

  因此,在语音感知时,辅音的差异更容易形成对立,而元音则有相对较大的“容错度” [2]。例如普通话的前响复韵母ai的实际音值有人标成[ai],也有人标成[Qi],而其中的往往读成,甚至可以读成[e]。(林焘、王理嘉1992)

  下面我们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评定参照框架》(宋欣桥2000)中的一些细则提出我们的看法。

  1.发音部位方面。齿唇清擦音上齿作用不明显,带有双唇摩擦,接近双唇清擦音;舌面前音发音部位明显靠前,但还未纯粹读成舌尖前音,实际音色接近舌叶音;把舌尖前音分别读成齿间音;

  2.清浊变化方面。把韵母u、uo的零声母读成齿唇浊擦音;把重读音节中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读作不送气的浊塞音、浊塞擦音;

  (以上第1、2项《框架》规定判为“缺陷”)

  3.韵尾方面。遗留入声双唇塞音韵尾以及明显遗留舌尖中塞音韵尾、明显遗留舌面后塞音韵尾;鼻韵尾-n没有产生音变而读作鼻韵尾-m。

  (以上第3项《框架》规定判为“错误”)

  虽然《框架》谨慎地用了“接近”、“未纯粹”等留有一定余地的词,但也有“读成”、“读作”这样明确的表述。这几种类型的发音大体上都是方音(尤其是南方方言)的遗留,我们认为都应该视作“错误”,理由如下:

  首先,普通话水平测试所要测试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从方言转到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仲哲明1997),如果被测人还明显地保留着方言的发音特征,即应该被视作“错误”,没有理由把韵尾方面的问题视作错误而把发音部位和清浊变化方面的问题视作缺陷。

  其次,在实际说话时,声、韵、调各部分及相邻语音单位之间必然相互影响,产生所谓的“协同发音效应”(曹剑芬1996)。林焘、王理嘉(1992)曾指出,音节开头的辅音会对后面的元音共振峰产生影响,称为“音征”,在感知辅音时,塞音的音征比尖峰的作用还重要。王士元(2000)也说,声调特征并非完全独立于音段特征,而是与那些主要喉部控制的特征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既有共时的关系又有历时的关系,例如:浊化、送气、喉化、音化、气声等等[3]。换言之,严格地说,单纯的声、韵、调某一部分的“缺陷”是不存在的,把[s]发成[T]或把[ti]发成[di],除了声母的差异,韵母或声调必然也不同于标准音。此外,这种类型的问题在音感上恐怕也应当判为“错误”吧。

  三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中,对语音正确和错误的判断并没有多大的分歧,主要分歧是缺陷的判断,很多学者提到了解决的办法,如高廉平(1997)提出区分对象原则,从事“艺术语言行业”的人从严,“非艺术语言行业”的人从宽;李竹屏(2003)提出,高等级(一级)侧重语音的物理属性,低等级(二级以下)侧重语音的社会属性。我们认为这都是对《大纲》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正确理解。

  下面总结一下本文的论点。

  1.语音的正误判断可以分为音系学和语音学两个层次。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而言,音系学上的音位区分是一个前提,语音学上的音素差异则应该区别对待,把普通话音系中不构成对立的现象一概视为“缺陷”似失之过宽。这样处理表面上看是标准不一致,实际上却是与推广普通话的大原则并行不悖的。同时在操作层面上也符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2.应该考虑辅音(声母)和元音(韵母)不同的声学特征及其音感差异。我们建议辅音(声母)适当从严而元音(韵母)适当从宽。这一点其实也能得到《普通话水平测试语音评定参照框架》的印证。《框架》一文列举了常见发音“错误”、发音“缺陷”的基本类型79个,声母15个,其中错误8,缺陷7,大体相等;韵母26个,其中错误9,缺陷17,缺陷多了将近一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qzgl/2019-08-17/1425.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