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测试员专栏 > 培训研究

说儿化

培训研究 2019-08-21 00:29:32 儿化

  鲜/~活,鲜儿/尝~;小/大~,小儿/家~;

  圆/~形,圆儿/汤~;远/~近,远儿/绕~;

  杂/~乱,杂儿/打~;早/~晚,早儿/赶~,叫~;

  真/~假,真儿/较~;整/零~,整儿/凑~;

  准/~确,准儿/没~,瞄~;

  引申相关的词语:实词通过儿化,引申出相关的词语。例如:

  呲>呲儿/挨~了吧,还淘气不啦?

  蹿>蹿儿/还没说两句话呢,他先~了。

  火>火儿/他可真~了。

  手>手儿/一把~;/留一~。

  水>水儿/冒坏~。

  烟>烟儿/不得~抽。

  嘴>嘴儿/围~;烟~;奶~。

  鼻>鼻儿/门~;针~。

  门>门儿/没~(没商量);脑~(前额);屁股~(肛门)。

  1.2词素儿化以后,成为独立运用的实词。例如:

  桃木/桃树/桃林:桃儿;(‘桃’作为词素也可以儿化,单独使用时必须儿化。)

  枣木/枣树/枣林:枣儿;(‘枣’作为词素也可以儿化,单独使用时必须儿化。)

  杏树/杏花:杏儿;

  玩具/玩耍/游玩:玩儿。(‘玩’作为词素时,一般不儿化;‘玩儿完’可视为特例。)

  1.3名词儿化有时兼有指小或表爱的意义;。例如:

  猫>猫儿/小~;鱼>鱼儿/小~;

  狗>狗儿/小~;眼>眼儿/针~,窟窿~;

  老头(子)>老头儿;老婆(子)>老婆儿;

  心肝>心肝儿;宝贝>宝贝儿。

  口语里一向读为儿化的词语,一般并没有指小或者表爱的意义。例如:

  蝈蝈儿,蛐蛐儿,雅座儿,饭馆儿,冰棍儿,香肠儿,被窝儿,

  车份儿,帽檐儿,玩意儿,牙签儿,打嗝儿,够本儿,钢蹦儿。

  1.4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学作品里,常可见到在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加‘儿’的形式,除了表示‘一次体’(‘一下’)的意义以外,还兼有减轻、委婉的语气。例如:(摘自《金瓶梅》)

  “你老人家,不可怜见救救儿,……娘也替我说说儿。”p.754.

  “大节下自恁散心,去走走儿才好。”p.1251.

  “小的每是娘的儿女,娘看顾看顾儿便好,……”p.1254.

  “箱子大开着,……就不说锁锁儿。”P.1291.

  重叠动词中间加入宾语再加‘儿’,动词表达的意义相同。例如:

  “从来也费恁个心儿管待我管待儿。”p.1260.

  “看灯酒儿,只请要紧的,就不请俺每请儿。”p.1274.

  “你还有甚亲家?也不看顾你看顾儿。”p.1469.

  这种形式在《红楼梦》里也有,但是,已经不能与《金瓶梅》同日而语:

  “……略病一病儿就这么想那么想的,……”p.102.

  “……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P.180.

  普通话里已经很少用了,常用的恐怕只有‘等等儿’这样极少的表达形式了。(“你等等儿我。”)

  1.5适当运用儿化词语是文学作品突出人物言语风格,借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儿化词不但有上述不可忽视的语法和语用功能,笔者将在下文着重指出,儿化词语的适当运用,是文学作品里突出人物语言风格,表现人物性格,烘托语境气氛的重要手段。

  请观察、对比以下的语料:

  语料(一):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作者在这一回使用了30个带‘儿’缀的词语,共59次(其中绝大部分应看作儿化词):

  ‘担儿’7次,‘口儿’(两~,三~)4次,‘一块儿’1次,

  ‘小意儿’1次,‘帘儿’(与‘帘子’间或使用)3次,

  ‘毡笠儿’3次,‘桌儿’1次,‘杯儿’3次,

  ‘盏儿’3次,‘些儿’(‘好歇儿’,各1次)2次,

  ‘脸儿’2次,‘犬儿’1次,‘瓦儿’1次,

  ‘车儿’1次,‘雌儿’4次,‘一对儿’2次,

  ‘叶儿(茶),1次,‘驴儿’1次,‘话儿’1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21/1455.html

学普通话——普通话有声学习站

http://www.pthxx.cn/

| 苏ICP备08000963号-19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学习资讯

**推广普通话,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