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儿’(‘道儿’各1次)2次,‘撺鼓儿’1次,
‘曲儿’1次,‘瓶儿’(与‘瓶’间或使用)2次,
‘索儿’1次,‘(小)脚儿’1次,‘鞋儿’1次,
‘裙儿’1次,‘篮儿’5次,‘小凳儿’1次,
‘梨儿’1次。
然而,在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作者在这一回里,只使用了4个‘儿’缀词语,共5次:
‘经折儿’2次,‘车儿’1次,‘阁儿’1次,
‘(正)眼儿’1次。
语料(二):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这一回里,人名带‘儿’缀的词有5个,共47次:(照现在的读音习惯,双音节人名加‘儿’,必定是第二音节的儿化;单音节名字后加‘儿’,急读也是儿化音,慢读则可能成为‘儿’缀词。)
‘凤姐儿’5次(但是‘凤姐’21次),‘狗儿’10次,
‘板儿’16次,‘青儿’1次,‘平儿’14次,
‘大姐儿’1次。
作者在这一回里,使用了一般儿化词语20个,共36次:
‘侄儿’9次,‘(大)碗儿’1次,‘炕头儿’1次,
‘想法儿’2次,‘哥儿’2次,‘一样儿’1次,
‘今儿’5次(‘今日’3次),‘模样儿’1次,
‘爱物儿’1次,‘招手儿’1次,‘火著儿’1次,
‘穷官儿’1次,‘得闲儿’1次,‘昨儿’3次,
‘一点儿’1次,‘派头儿’(校注:是‘盼头儿’的衍音)1次,
‘些儿’1次,‘影儿’1次,‘好儿’1次,
‘心眼儿’1次。
再看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问底”作者在这一回里,使用了一般儿化词语30个,共46次:
‘空儿’2次,‘(鸡油)卷儿’1次,‘杯儿’1次,
‘模样儿’1次,‘取笑儿’2次,‘话儿’2次,
‘昨儿’1次,‘有数儿’1次,‘明儿’7次,
‘尖儿’1次,‘野意儿’2次,‘今儿’3次,
‘眼圈儿’1次,‘名儿’1次,‘生像儿’1次,
‘前儿’1次,‘信儿’1次,‘孙女儿’1次,
‘瓜儿’1次,‘菜儿’1次,‘空空儿’1次,
‘故事儿’1次,‘小幺儿’1次,‘哥儿’3次,
‘姐儿’1次,‘窗户眼儿’1次,‘袄儿’1次,
‘女孩儿’3次,‘雪团儿’1次,‘有趣儿’1次。
然而在第一回“甄氏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作者只使用了两个儿化词:
‘歌儿’1次,‘蛛丝儿’1次。
在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里,作者仅仅使用了1个儿化词:‘外孙女儿’1次。
另有两个儿缀词:‘女儿’7次,‘玉儿’1次。
这些素材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儿化词语的运用对作品突出人物语言的
风格,人物的刻画与塑造,以及语境气氛的烘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2. 儿化词的读音规则: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里有39个韵母,除了韵母er自成音节(本身就是卷舌元音),其他38个韵母都有相应的儿化韵。
儿化是使音变韵母中的韵腹(主要元音,i,ü除外)都读作相关元音的卷舌元音;而且作为韵头或者韵尾的u,也同韵腹一样连带着协调卷舌。
前(舌面前)元音和后元音由于卷舌的作用,舌位都会比原来的位置向舌面中部移动,这是语音相互影响的必然结果。
儿化音变规则可以最概括地归纳为以下5条:
2.1使韵腹(i,ü除外)以及作韵头、韵尾的u卷舌。
2.2在韵腹i,ü后面加er。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pthxx.cn/csy/pxyj/2019-08-21/1455.html